科学区里,我提供了用乒乓球剪的不同形状莲花、(半球形、新月形、2/3球形)光滑的塑料垫板或盘子、水、塑料小珠子等材料让孩子们玩莲花转,孩子们对于此游戏总是乐此不彼。
片段一:
王文昊先在垫板上放点水,拿一个半球形的莲花放在垫板上缓缓左右倾斜,他转时垫板拿不平衡,有的水都滴了下来,垫板上只有一点点湿,所以莲花很容易掉下来。后来,我操作几次给他看,王文昊很快就学会了。他又换个新月形的莲花在那里玩,玩的一会儿说:老师新月形的莲花比半球形的莲花还难玩,我问他为什么?他说新月形的比较小会滑来滑去,接下来又换2/3球形的莲花在那里玩,他边玩边说半球形的莲花最好玩,2/3球形的莲花比新月形的莲花更难玩,而且转的又慢。他每一种形状的莲花都体验一遍。
反思与推进:
由于为幼儿提供了较多的自主选择、自我探究、自我表达的机会,创造了较为宽松,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,而且又能满足不同发展需要的孩子,能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,激发他们探究的信心,获得成功的体验,让幼儿乐学、会学,促进了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。下次玩区域活动要增加难度,投放塑料小珠子或豆类,让幼儿在操作时把小珠子放在莲花中,从少到多比比看谁的最棒。
片段二:(材料改进:添加塑料小珠子)
唐欣怡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,先坐在椅子上看别人玩,然后自己拿起来玩,尤优边玩边说,老师我莲花里面有两颗小珠子了,还会转我要在加一颗,唐欣怡见了,也在莲花里放了两颗珠子,“我也成功了!”唐欣怡轻轻地开心地说。“我还要放得多,我放四颗!”尤优见了,马上给自己增加难度。内向的唐欣怡也跃跃欲试,跟着尤优逐渐增加珠子的数量,两个人开始暗暗较劲,一个比一个放得多。“哇,我已经放了12颗了!”尤优兴奋的叫道,“我还可以放呢!”又到的收玩具时候,孩子们还玩得意犹未尽,舍不得收。
反思与推进:
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,要及时进行补充、调整,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,开发挖掘新材料,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,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。下次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,提高难度。一次用多个莲花来尝试。
片段三:(材料不变,幼儿在已有的基础经验上,提高操作难度。一次用多个莲花来尝试。)
尤优再次进入科学区,操作时先一次拿两个莲花玩,觉得很轻松,又增加一个,通过一次次的去尝试。最后,她一次能用三四个莲花来操作。还在每个莲花里面放小珠子。
一涵也一次拿两个莲花玩,操作时一个莲花会旋转,另一个莲花会一直掉下来,尤优看了看,忍不住说:“你这边的水太少了,黏不住,所以莲花会一直掉下来。”一涵听了,加点水试的一下,果然莲花不会掉下。在尤优的指点下,一涵又增加的一个,“哇,成功了,好棒哦!”两个孩子开心的拍手叫好。“我们再加一个莲花试试好哇?”一涵兴趣高涨,提议道。“恩!”两个人各自又加了一个莲花。“我们加点小珠珠吧!”……两个孩子商量着,尝试着。
反思与推进:
幼儿对玩区域活动很感兴趣,没有乱哄哄的现象。意想不到的是,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,选择伙伴,反而显得井然有序了。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,行为模式,游戏方法,而作为老师的我则在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,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给予帮助。在我的关注指导下,孩子们玩的很投入很开心,但愿时间在那一刻多停留会。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孩子游戏的兴趣,在活动上有深层次的突破。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也将会尝试新的活动形式,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