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本课程特色网

越造越高的房子(张晶晶)

发布日期:2017-10-14 23:41:21   来源:星辰幼儿园   

场景一:

个别化活动时,芃芃和心悦在玩投球的游戏,心悦一不小把一篮子的乒乓球给打翻了,芃芃有点埋怨地说:“你怎么搞的呀?球都掉了……”心悦很不好意思,低头蹲在地上捡球。一开始芃芃没有帮助心悦捡球,还用脚踢球玩。心悦没有请求同伴的帮助,看了看站在一边的我,不作声,继续埋头捡球。捡着捡着,我看到她在玩篮子里的球,试图把他们堆起来,一个又一个,小球有滚了一地,她乐此不疲地捡球推球……一旁的芃芃看到这情景,也被吸引了,蹲下来和心悦一起玩起来。

场景二:

过了很久,两个人还没有将地上的球捡完。见到这个情形,我有点恼火,打算“命令”他们快点捡完球,但是又转念一想这能不能成为一个教育的契机呢?

于是我灵机一动,说道“为什么乒乓球儿滚得那么远啊?”

心悦“因为它们没有脚呀,所以乱滚的。”

听了孩子们的话儿,我说道“想想怎样让乒乓球儿站起来,能不能用乒乓球来造一幢房子呢,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。”

    听了我的话,两人立马商量起来。“去试一试,你可以用班级里的任何材料来帮助你的球儿让它站起来。”

听后,他们两马上行动了起来。有的用橡皮泥垫在球下,“老师,乒乓球站起来了,我造了三层楼。”“恩,真好,再试试别的办法吧。”那边也叫了起来“老师,我的房子也造起来了。”原来是用积木垫在下面……见到孩子们用一些辅助材料让自己的房子造起来,于是我又说:“比比谁的办法最多,最巧妙?”在我的鼓励和“煽动”下,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,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辅助物品重新尝试或修整起来。看有的用三支笔做了一个支架,将球圈了起来,有的用几个蚕豆围住了球儿……最后我将孩子们作品进行了展示和讲评,还将这个玩具投放入了科常区。

分析:

说到玩乒乓球,孩子们想到的比较多的是拍、滚、顶等,今天不经意间发生的小意外,本来会引发幼儿间的一次争执,但经过老师的鼓励后,两个孩子放开胆子来用辅助材料进行游戏。 

思考:

    孩子好玩好动,在日常活动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行为或动作。作为教师,要学会观察、辨别,转变教育观念,抓住教育契机,让孩子的思维绽放火花。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问题的不断投放,引导孩子将难题进行解决,培养了孩子的探索精神,激发了孩子的兴趣,同时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。整个活动积极倡导以孩子发展为本,将一场生气的闹剧演变成一此成功的教育活动,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,让活动真正的适合孩子的发展。
分享到: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