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景一:
平平学着萱萱的样子,不过她选了橘子:“我喜欢吃橘子的。”她把橘子放在乒乓板上,不过她的腕力不行,乒乓板拿的不是很稳,走了几步就停下来说:“老师,我不行的,要掉了。”我鼓励的说:“妹妹,你行的,加油!”平平听了之后,继续往前走,摇摇晃晃的走到了终点,开心的向我摇手:“老师,我把橘子送到了。”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:“你真棒!”。
分析:
小班的孩子对于颜色鲜艳、形象逼真的水果很喜欢,不用老师说,就非常积极的把水果一个一个送到篮子里去。可见,活动的时候选择的教具非常重要,选对了就事半功倍。
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,老师要特别关注到,用语言不断的鼓励他们,若是成功了,就要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。
场景二:
成成一下子拿了一串葡萄和一个苹果,把两样水果都放在乒乓板上,对旁边的小朋友说:“你们看,我两个一起送,这样快。”他很顺利的将葡萄和苹果送到了终点的篮子里。
恒恒看见了,立刻在放有一个香蕉的乒乓上又放了一个草莓,说:“我也送两个!”其他的孩子看见了,纷纷模仿他们俩都两个一起送。
分析:
看到孩子们突发奇想的行动,我没有阻止,这是能力强的孩子的想法,个别能力弱的孩子也想两个一起送,但是因为要掉下去,还是选择一个一送,这样班中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,自发的形成了不同的游戏规则。
思考:
通过几次的乒乓活动,孩子们已经对乒乓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,但是还不能进行乒乓托球,于是,我让孩子用易摆放的物品开始练习托物,结合“苹果和橘子”的主题设计了这次的乒乓活动《水果大丰收》,设计游戏时考虑到能力强的孩子,在路线上可以提高难度,对他们有更高的挑战。提供的水果模型还可以多一点,满足孩子们的活动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