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本课程特色网

躲避球(陈海英)

发布日期:2017-10-14 20:59:02   来源:星辰幼儿园   

场景一:

今天,贝贝、烨烨、辰辰三个孩子来到了乒乓运动区,辰辰说:“我们来玩躲避球吧。”烨烨说:“躲避球怎么玩?我没有玩过,不会玩。”贝贝说:“我也没玩过。”辰辰说:“就是一个人站在中间,旁边的人扔球。”通过辰辰的组织,三个孩子站好了队形,烨烨站在中间,贝贝和辰辰分别站在两边,辰辰手里拿了个乒乓球,突然扔向了烨烨,烨烨站着一动也不动,球扔到了他的身上,辰辰大喊起来:“你怎么不动的呀,你要躲起来呀!”烨烨还是站的笔直,动也不动。辰辰急的只叫:“不对,不对,你要动的呀。”

场景二:

辰辰终止了游戏,把贝贝和烨烨喊到了一起,再次声明了游戏的规则,他对烨烨说:“我把球扔过来,你要躲开,不能让球扔到你,扔到了你就输了。”辰辰对贝贝说:“我把球扔过来了,你要马上捡起球再扔他,扔到他了,我们就赢了。”

三个孩子再次站好队形,开始了游戏,辰辰对烨烨说:“我要扔过来了,你要躲开我的球哦。”烨烨点点头说:“知道了。”辰辰一下子把球扔向了烨烨,这次烨烨反应很快,他立刻蹲下了身体,球从他的头上穿过,没有碰到烨烨。贝贝看见球过来了,立刻捡起了球,扔向烨烨,烨烨还是躲掉了。

辰辰高兴地说:“对了,对了,就是这样玩的。”

    

分析:

从游戏的整个过来来看,辰辰显然是处于整个游戏的主导地位,他能指挥其他两个孩子玩新的游戏,这个躲避球的游戏是辰辰在家里经常和父母用篮球玩的,对于整个游戏的玩法和规则,他都非常熟悉,他能把游戏的规则讲给同伴听,只是一开始他表达不清楚,同伴没有理解,第一次游戏的时候出现了问题,游戏没能玩起来,不过他能及时的发现问题,把同伴叫在一起再次讲解游戏的规则,同伴在他的反复强调下,也知道了怎么玩。

贝贝和烨烨在整个游戏中是比较被动的角色,从头到尾,他们两个人同从辰辰的指挥,没有太多的自己的主见,积极配合着辰辰的要求,但是两个孩子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强的,从没有玩过这个游戏的他们在辰辰的帮助下从不会玩到会玩,说明他们听懂了辰辰说的玩法。

思考:

这是一次孩子们自发的乒乓游戏,整个游戏非常有趣,不仅锻炼了孩子们投掷的能力(站在两边扔乒乓球的孩子),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动作敏捷性(在中间躲闪的孩子),而且对孩子们的合作要求也比较高,是一个综合要求较高又有趣味性的游戏,从我们班级三个孩子的玩过程中可以看出,我们班级孩子有了一定的投掷躲闪和合作的能力,完全可以完成这个游戏,所以在讲评的时候,我让辰辰把这个游戏介绍给了班级所有的孩子,把这个游戏在全班进行推广,并且把我们的教室空出来,规划场地,在雨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“躲避球”的室内运动游戏了。
分享到:

相关信息